成果展示
您现在位置>>首页  成果展示
《蜀西龙门山圌域稗谣歌注评》简介
2017-09-25录入:阅读次数:268



    本书受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项目编号:09YJAZH075)资助,主要研究四川西部龙门山圌域汶川、茂县、理县、北川、青川等汉、羌族地区的稗谣歌,研究的内容主要有:龙门山地域文化与稗谣歌留存形式;龙门山地域劳动山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时政歌、儿歌等稗谣歌类型、词注与述评;龙门山稗谣歌的特点与生存发展等。龙门山稗谣歌的留存形式多样,风格各异。从大类分,有劳动山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时政歌、儿歌与民谣等。从所属的小类看,劳动山歌又有田歌、采茶歌、砍柴歌、背柴歌、薅草歌、拣野菜歌、割草歌、送肥歌、耕地歌、种地歌等劳动歌,因拉木、拉石、拉滚、打夯、抬滑竿等产生的劳动号子以及堂匠歌等;生活歌又有苦歌、乐歌(盘歌)、颂歌等,以及时政歌(政治生活类),酒歌,灯调,小调等;情歌又有恋歌,誓歌,逗歌等;仪式歌又有祭祀、祭奠、丧事等仪式歌,以及婚庆、哭嫁等仪式歌;时政歌主要是一些革命歌曲(红色歌谣)等。从总体看,歌谣类型流传广泛,各具特色,如劳动歌、号子、生活歌、情歌、儿歌、民谣以及婚庆、哭嫁类仪式歌,在汶川、茂县、理县、北川、青川等广大的汉、羌族地区都广泛存在;而祭祀、祭奠、丧事类仪式歌则一般在汶川、茂县、北川等羌族地区出现为多;红色歌谣主要在北川、青川等汉、羌族地区产生。此外,堂匠歌、灯调,小调等主要流行于青川一带,酒歌则主要流行于汶川、茂县、北川等羌族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