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您现在位置>>首页  成果展示
《四川国学院史》出版
2021-01-06录入:阅读次数:209

由中心资助的2018年重点课题“四川国学院的创建与嬗变及其影响研究”(项目编号:18DFWH-055)已于2020年通过中心学术委员会结题评审,结题等级为优秀。

该课题由成都大学魏红翎副教授主持,课题结题成果为出版专著1部,发表北大核心论文1篇、普刊论文1篇。专著《四川国学院史》(魏红翎著,中华书局,20204月出版)已获2018年度“纳通儒学奖学奖教金·优秀征文奖” 一等奖(西部儒学类)。

该著述全面深入论述了20世纪初全国第一座大型官办国学院——四川国学院的历史。本书从不同角度完整呈现了四川国学院的发展演变历程及其影响。

书稿共分10章。首先梳理了国学院成立、沿革的来龙去脉。展现了壬子癸丑学制下,因为废除经学科,从而失去了存在依据的传统教育机构的艰难求存之路。国学院的意义也在此:它经过不断变革,最终融入了现代教育体系。1927年,联合另外4所学校组建“公立四川大学”,后成为“国立四川大学”的一部分。接着分析论述国学院成立的缘由及其办院理念。将其置于20世纪早期国学运动的大潮中加以考量,认为它是国粹派思想的一次重要且大型的实践。而其办院理念则反映出继承传统与变革创新的融合。之后,详细论述其制度建设、教学工作、学术活动方面的情况与特点,剖析了校务管理、教务工作、人事安排、财务状况、教学变革等方面的变化,呈现了传统教育机构融入现代教育体系的全过程。另外,本书还论述了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及学生的情况,尤其对廖平与刘师培在国学院的交往进行了深入介绍。最后对国学院的意义与影响进行了客观分析。   

这项成果最突出之处在于全面完整收集使用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对《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档案》(共81卷)的梳理使用,为研究提供了坚实基础,这应该是这套档案第一次被完整整理利用。同时对国学院出版的报刊《四川国学杂志》《国学荟编》《四川公立国学专门学校学生会季刊》进行了全面收集使用。至于时人的文集、日记、书信、年谱;当时各地的报刊、杂志;后人的回忆录、评论等等,都尽力搜罗,唯恐遗漏,参考文献有150余部(篇)。在丰富的资料基础上,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论为指导,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对相关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筛选,力求获得对研究对象真相的把握。

《四川国学院史》史实详尽,语言简洁,学术规范,是第一部完整论述四川国学院历史的专著,填补了四川国学院研究的空白,对于完善近代国学运动发展史以及近代高等教育史,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从社会影响看,也补充了四川大学的校史以及四川教育史、学术史的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