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新闻
您现在位置>>首页  中心新闻
马边彝族毕摩“热布”文化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0-08-20录入:管理员阅读次数:2842

     

 
中心参与协办的
马边彝族毕摩“热布”文化研讨会顺利召开
2010年8月16日下午,由马边彝族自治县县委宣传部、县教育文体局、县民委、县文化馆主办,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协办的马边彝族自治县毕摩“热布”文化研讨会在马边金河假日酒店六楼会议室召开。会议由马边县县长拉叶建平主持,马边县委常委谭翙、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阿洛夫基、县政协办副主席谢润全、县教育文体局局长吴林章及县副科级以上的彝族干部出席了此次会议,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小盾,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本德尔,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罗庆春,四川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吉克曲日、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研究员王方、李咏梅、吴会蓉等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共计5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并就彝族毕摩“热布”文化在研讨会上进行学术交流。
会议开始,拉叶县长首先介绍了参会的有关专家,并宣布了会议议程。接着,谢润全主席宣读了致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的感谢辞,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对外宣传办县政府新闻办主任阿洛夫基介绍了马边彝族毕摩文化的展览情况。然后,各位专家围绕马边彝族毕摩文化进行了发言。四川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扬州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所长王小盾教授讲了三点,其一,王先生讲到他来马边的目的之一是想为马边做贡献,希望通过与马边合作申报项目的方式为其文化的发展做贡献;其二,在推广彝文化上,除了依靠个人力量外,还要依赖学术的力量。马边政府注意到了弘扬彝族文化,但如果能把它看成一种学术事业,马边的彝族文化发扬更远、影响更深;其三,王教授指出,进行民族学研究,应该注意“高文化”的问题,少数民族并非原始落后的民族,他的文化水平很高。马边“热布”隐藏了比较高深的文化,远可推至“甲骨文”时代,乃至更久远。研究马边彝族文化应该注意口头调查资料、文献资料的搜集整理与研究,还应该重视文物的调查、保存和研究。他还叮嘱马边政要注重收集整理、保护保存好这些珍贵的彝族文化。
西南民族大学彝学学院院长、教授、诗人罗庆春,在参观考察马边彝族毕摩“热布”、“扎布”后动情的说:马边这么大规模这么集中展示彝族“热布”文化,在国内尚属首次。他是这样解读“热布”文化内涵的:“热布”、“扎布”是彝族远古文明的活态记忆;是彝族人造型艺术的发展;是彝族人灵魂救赎的提升;是彝族人生命骨力的抽象;是彝族人与自然界精神交流的媒介;是彝族人历史叙事的手段;是彝族人关于身体智慧的象征载体;是彝族语言与文字的神力化身。他认为,“热布”、“扎布”是彝族传统宗教文化要义的传递形式,包含了宇宙观、生命观、生育观、性爱观、生死观等。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东亚系教授、博士生导师的马克•本德尔,在参观考察“热布”、“扎布”后,用了“震惊”二字表达他内心的感受。他说:彝族文化之所以在欧美、韩国、日本乃至全世界有一定的影响,就在于彝族文化充满了玄妙、深邃,隐含了精深的文化水平。
四川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所长吉克曲日认为,马边彝族毕摩“热布”、“扎布”与整个彝族毕摩文化一脉相承。在他们身上,记载着彝族人古老的图腾崇拜、神鬼信仰、风俗礼制等文化内容,是彝族古老文字符号的最早起源。他还透露说,今年3月3日至19日,他亲率凉山州彝族文化研究所的11位专家,带着彝族的服饰、生活器具等,对三星堆与金沙遗址进行了考察。通过实物与文物对比研究的方法,他们得出结论,认为“三星堆文明”和“金沙遗址文明”与彝族现存的东西有很多相同、相似、相近的地方,近乎完美对接。通过对马边彝族毕摩“热布”、“扎布”的仔细观察,他认为,马边彝族毕摩“热布”和“扎布”是彝族的精神载体和物质代替物,毕摩使用的“神枝”包含了许多科学的内容,是彝人探索天地的中介物,是天星的对应物,也是彝族十月太阳历的物质表现。
此外,他还提出了“五个提法”供学者们探讨。一是对彝族酒文化中的“彝族喝酒是干杯”的习惯进行了纠正。他认为,多年来“彝族渴酒是干杯”的习惯是误传,在彝族正常的习惯中是没有的。在彝族正常的习惯中,彝族喝酒干杯只在两种情况下出现:一种是死刑犯在死前,喝亲朋好友递的酒,要干完;第二种是彝族的儿子(尤其是独子)出征时,亲人要将他送到离家1-2公里的岈口处(回头能看见家的地方),父母兄弟倒酒,这种酒要干完。除了这两种情况外,彝族人渴酒是喝转转酒,而不是误传中的“干完”。二,毕摩做毕不是搞迷信;三,彝族的习惯法不应叫“习惯法”,而应当叫“彝族法律文化”或“彝族法律”;三,彝族婚姻中“彩礼钱”是“买卖婚”的提法不妥;四,“彝族家支”不宜再提,应提“彝族家族”。
西华大学地方文化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王方、吴会蓉老师就马边文化进行了发言。关于发展马边文化,王老师从成立马边文化研究中心、创办刊物、成立彝族文化博物馆、制度保障与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吴会蓉老师主要阐述了马边文化资源的构成与分布情况、分析了马边文化保护与开发的不足,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性对策。
最后,马边县委常委谭翙就此次研讨会进行了总结,他表示一要加强对马边文化的研究;二要多与国内外专家交流,并欢迎各位专家常来马边进行调研;三要以多种方式传承推广马边彝族文化,可以通过政府支持、以市场手段争取资金和社会赞助、通过中纪委争取国家民委、省民委的支持等方式来帮助马边扶贫。在帮扶上,要加强软扶贫,争取中纪委和省纪委特定项目以奠定挖掘、传承彝族文化的经费基础,争取新闻媒体的支持,争取专家学者的支持。四要挖掘马边的彝族文化,为发展马边的旅游、经济服务。
此次研讨会取得了圆满成功。